2024科技工作者日,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青托人才专栏
北京市科协公布了2024—2026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北京土木建筑学会有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引导、支持与北京市科协建立联系的全国学会,北京市科协所属学会和基层组织,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学会、基层组织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特点,发现和托举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探索经验模式。每年选拔一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连续3年稳定的跟踪培养。今年共44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致力于团结北京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为繁荣发展北京的建设事业,开展土木建筑学术研究、成果交流、规划设计方案鉴评、技术鉴定、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编辑专业刊物等,积极提高北京土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为加速实现首都城市现代化做出贡献。
快来一起看看我学会入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黄也桐,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联授学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城市更新,智慧化整合设计等。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出版建筑策划经典理论译著《问题搜寻法:建筑策划指导手册(第五版)》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编写《建筑策划与后评估》教材及多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会员;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李娜,中共党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2023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公派交流。长期从事生物水处理技术及生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建筑水系统生物安全性保障技术、非传统水源水回用净化技术、长距离输水系统生物净水机制、饮用水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项目2项。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篇(JCR一区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项、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创新奖学金1项、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项等奖励和荣誉。
邵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计算与生态城市设计,致力开展覆盖“城市群—城市—区域”多尺度国土空间的“识别—评估—规划—设计—监测—优化”全流程城市计算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青年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十四五重点研发子课题等纵向课题6项,获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相关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杰出奖、英国BALI景观奖优秀奖等专业领域奖项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