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 月球里有水吗?人类活动导致全球降水变率增强?
研究揭示鸡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
蛋鸡生产中,全球每年约有70亿只1日龄雄性雏鸡被淘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鸡胚胎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鉴定驱动性腺细胞命运的调控因子,通过基因编辑等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单性别雏鸡,有助于在生产中实现性别控制,提高家禽选择强度和育种效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杨宁教授/孙从佼副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易国强研究员课题组在《前沿研究杂志》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单核转录组和染色质可及性图谱揭示鸡性别决定过程中的关键细胞类型和分子结构》的论文。该研究在单细胞水平系统揭示了鸡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为性别控制技术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来源:
https://news.cau.edu.cn/kxyj/462b118600e3496f81d2236c9caf957b.htm
2
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富含水分子的矿物
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对于月球演化研究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对1969年至1972年采集的阿波罗样品的研究表明,月壤中未发现任何含水矿物。此后,月球不含水成为月球科学的基本假设,这对认识月球火山演化、月地起源等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遥感数据表明月球光照区有水分子存在的迹象。针对当年采集的阿波罗月球样品,科学家运用高灵敏度的表征技术,在部分玻璃和矿物中发现了百万分之一量级的“水”(H+、OH-或H₂O),但没有水分子存在的确凿证据。
月球表面含水矿物形成效果图
我国嫦娥5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属于最年轻的玄武岩(~20亿年),是迄今为止纬度最高的月球样品,为月球水的研究提供了新机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小龙、副研究员金士锋、博士研究生郝木难等,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郭中楠、天津大学工程师殷博昊、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马云麒、郑州大学工程师邓丽君等,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ULM-1。这标志着科学家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相关研究成果以"Evidence of a hydrated mineral enriched in water and ammonium molecules in the Chang'e-5 lunar sample"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
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407/t20240723_5026694.shtml
3
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
随着气候增暖,极端强降水频繁袭击全球各地。同时,全球较多地区干旱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水资源和能源供应,触发野火等灾害。同时存在的旱涝急转现象,频繁而剧烈的干湿转换,已置地球气候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降水不断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难以捉摸的脾性——这就是降水变率在变化。降水变率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气候恢复力。尽管气候预估研究提出理论上全球降水变率将随着未来增温而增强,但在实际观测中人类活动是否已经改变降水变率尚无证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文霞、研究员周天军等与英国气象局的研究人员合作,在《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人类活动导致过去百年来全球降水变率增强》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过去百年来,全球陆地降水变率已在显著增强,并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
https://www.cas.cn/syky/202407/t20240726_5027047.shtml
4
研究团队在人物-场景交互动作生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如坐在椅子上、拿起瓶子或打开抽屉,这些动作的自然流畅性是仿真技术追求的目标。如今,仿真人类肢体动作已成为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热点课题。
目前,在给定场景和动作条件下生成人物动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由于缺乏高质量人体动作与场景交互数据集。现有的真实场景数据集,例如PiGraphs和PROX,在人体动作标注质量方面仍有不足。尽管通过VICON等设备录制的动作捕捉数据集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动作标注,但这些数据集缺乏多样化的3D场景中人与场景的交互。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毅鑫助理教授团队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黄思远研究员团队联合在CVPR2024会议上发表了题为“Scaling Up Dynamic Human-Scene Interaction Modeling”的论文。该研究聚焦于人与场景交互的动作生成问题,在建模、方法和训练数据方面均有创新贡献。
来源:
https://news.pku.edu.cn/jxky/f9e45595940d49b7bf16c0d88ec6f449.htm
5
研究团队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全球能源消耗的27%、二氧化碳排放的23%来自交通运输部门。为推动实现2050全球净零排放愿景,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电动化革命。然而,在推动交通运输电动化进程中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高强度充电需求增加了电网负担,从而大幅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运维成本。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碳减排压力从能源需求侧转移到生产侧,加剧了能源生产部门碳减排举措的紧迫性与艰巨性。此外,由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越来越频繁地冲击交通运输与能源基础设施。尤其在交通运输电动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能源系统的脆弱性通过“级联效应”影响被进一步放大。为此,交通运输与能源系统亟需融合发展。
公交场站与可再生能源融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晓磊教授团队与来自德国、瑞典、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研究首次提出了面向城市全空间尺度的多源大数据驱动的公交基础设施与分布式光伏融合框架,依托既有公交场站部署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设施,将传统公交场站转变为可持续的、可盈利的、电网友好型分布式能源枢纽中心。相关成果以“Transforming public transport depots into profitable energy hubs”为题、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