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乳生 | 乳腺癌靶向治疗迈向新时代
原创 卢静华
撰文 | 卢静华
曾经有一位乳腺癌患者来到医院,医生告诉她,她的检查结果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也就是HER-2)呈阳性,可以用靶向药物治疗。
患者问医生这种方法可行吗?
医生的回答是:治疗的有效率能够达到30%多。但是这个药很贵,一只7800元,最少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患者沉默了。一是,这种靶向药物治疗只对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效,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属于三分之一的人。二是价格昂贵。
靶向药物是什么

靶向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给药,20%的乳腺癌患者需要靶向药物的治疗。说起靶向药物就不得不说起化疗,常规的化疗就是用化学药物杀死血液里的癌细胞,但也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就像一片庄稼里,不但能杀灭害虫,还能伤害一部分庄稼。而靶向药物就像打靶一样,能够精准的杀死癌细胞,只杀虫子,不伤害庄稼。
靶向药物的历史沿革

1998年,有一位美国的女性被诊断乳腺癌,在长达一年的治疗中,经历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后,依然出现了全身转移。她放弃治疗,计划拜访中医,并计划好了如何面对死亡。
这时,实验室的人员通知她试用一个新的药物——曲妥珠单抗,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她的肿瘤正在逐渐地缩小,后来慢慢地消失,一年后她发现身体已经没有肿瘤的存在。

直至2005年后,几项研究相继公布,肯定了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地位。
2002年我国批准了曲妥珠单抗的应用,北京仅仅有20%的HER-2阳性患者接受治疗,大部分人首选化疗,而首选靶向药物治疗的人仅占1.4%。
2017年7月传来好消息,曲妥珠单抗被纳入医保范围,这一举措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享受到靶向药的治疗。因为价格昂贵,之前很多能够治疗的患者,放弃治疗甚至生命。
2018年之后,我国帕妥珠单抗辅助治疗适应症获批,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用于高复发风险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开始普及。
双靶时代的真实世界

在帕妥珠单抗药物还没有获批之前,单独用一种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可以使HER-2阳性的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也就是说,病理学发现肿瘤病灶变成了原位癌或者完全消失的情况占比为31%。
然而,用双靶治疗,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用于新辅助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最新研究显示治疗后病理缓解的有效率达到57.9%。
这项研究惊喜地发现,病理缓解率竟然提升到了原来的近两倍,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的人治疗有效。
我国有18个省市、31家医院乳腺中心。有早期浸润性乳腺癌27455例,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6135例。然而治疗用双靶的新辅助治疗比例,有的医院67.6%,有的仅仅1.9%。
归其原因有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