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建国十周年时的十大经典建筑
原创 吴吉明
1949年到新中国成立10年时,
北京新建的面积为2724万㎡,
这以是北京原有建筑的1.3倍,
相当于新建一个北京城。
目前北京建筑的红线总量
是21亿㎡建筑面积,
已经建成了17.5亿㎡。
这已相当于建国时北京城的百倍规模。
让我们再回到建国初期的那份峥嵘岁月!
每逢重大的历史更迭,我们的城市建筑和格局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而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更是如此。
1958年的新中国即将迎来建国十周年的纪念,为此当年中共中央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兴建一批公共建筑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以展示年轻共和国所取得的成就。1958年9月5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召集了千余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传达了中央关于筹备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通知。会议中提出,将在建国十周年到来之前,改造好天安门广场,建好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即北京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加上原有的苏联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而这也就是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的最初原型。
随着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开展,考虑到当时相对紧张的国家财力、工期等困难,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当时凸显文化功能的科技馆、美术馆、国家剧院被缓建,革命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一馆。而当时在建的钓鱼台国宾馆(外交)、工人体育场(体育)、北京火车站(交通)以及更具现实应用功能的华侨大厦(侨胞)、民族饭店(酒店)几个项目并入这一献礼计划,并最终成为了为新中国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
为完成这一系列经典项目,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集中建设北京,建设完成的“十大建筑”总面积超过67万㎡。当时除了组织北京的34个设计单位之外,中央政府还邀请了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进京共同进行建筑方案创作。而来自社会的行业专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相关工程先后提出了400个方案。
中央政府通过统一指挥调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从1958年9月确定国庆工程的建设任务到1959年9月国庆十周年前夕,“十大建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建成竣工,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1959年9月25日的人民日报社论盛赞这十大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可以说59年十大建筑探索了服务于国家政治、文化生活、国际交往的载体,是新中国建筑设计与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与首都北京
北京的中轴线是北京城市序列的重要符号。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长安街这样一个政治的轴线初步形成,十大建筑中有六个建筑都位于长安街及其附近,构建了首都基本雏形,在当年就打下了很好的城市基础。
“新中国成立10年时集中建成的北京十大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同时对民心起到了很大的凝聚和推动作用。十大建筑能够顺利完成,已经成为了传世之作,为大家所认可。
当年的献礼十大工程实际上是在党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顺利完成的,这一决策过程也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比如人民大会堂规划的17万㎡的规模,这是很有远见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完全可以适应不同功能和不同要求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
//毛主席审查天安门广场方案 资料自BIAD档案
//周总理审查人民大会堂方案 资料自BIAD档案
按照周总理提出的“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参与项目建设的建筑师的思想活跃,设计方案丰富多彩,建筑类型多样。十大建筑最终顺利完成,并成为经典。这些经典设计全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与营造,而其所呈现的“中而新”风格,既延续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风貌。
新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标志点的确定到长安街轴线的建成,以及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围合的天安门广场的面的确立,代表了新中国政权合法性的建筑空间诞生。为迎接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兴建的北京十大建筑工程更是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的经典代表。
以人民大会堂为代表的新古典风格建筑在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建筑方针下,呈现出的“中而新” 风格,这既延续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风貌。理论层面,从建筑“可译论”,“大屋顶”的批判,进而到民族文化宫的诞生一系类建筑形态的思考,反映了中国第一二代建筑师在当时社会语境要求下自觉式民族风格的表达意愿。而在大力提倡节约的口号下,一批现代风格的建筑如华侨大厦,工人体育场的落成唤醒了大众对建筑现代性的思考,也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之路。
当年各种相关报道和研究文献。
同样这些精美的建筑作品也成就了一代建筑大师。
// 《建筑设计师——张镈、赵冬日》著名摄影家邓伟拍摄 现中国美术馆馆藏
在十大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以张镈,赵东日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中国现代建筑创作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创作思想,即:立基传统的创新精神、整体协调的环境观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质朴求实的经济观念。
人民大会堂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这样大的建筑只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它的精美程度不仅远远超过我国原有同类建筑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属于第一流的。”
——周恩来.伟大的十年
//人民大会堂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171800㎡
建筑方案 : 赵冬日、沈其
建筑工程设计 : 张镈、朱兆雪、姚丽生、阮志大、郁彦、张浩、刘振宗、那景成、戚家祥、王时煦、单永寿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 名摄影家邓伟拍摄 现中国美术馆馆藏人民大会堂室内空间 资料自BIAD档案
万人大礼堂3300㎡占地、33m净高的超大室内空间让人们顿感自己的渺小,周恩来总理以“人对天地之大并无惧怕”为启发,用王勃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为意象,提出墙面与顶棚用弧形曲面连成一体,用鸭蛋青为主色调,一颗红星在中央,周围做成滴水涟漪,一波波荡漾开来……“水天一色”的绝妙构思具体而生动,也避免了空间尺度失衡,体现人民殿堂的亲和力。
为缩短施工时间,需要在复杂的施工地形上创造更多施工面,工人们通过穹顶和挑台顶上成百上千个灯孔,从钢梁上垂下一根根不落地的杉篙,又在这些杉篙端部倒悬横向的“顺水”杉篙。最终把整个大礼堂空间做出了天外有天的8层操作台。施工工人从1000多人猛增到6000多人,短短40天就完成了常规状态下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资料自BIAD档案
2003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现称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65152㎡
建筑类型:博览建筑
主要设计人:张开济、叶祖贵、黄乔鸿、邱圣瑜、曹骥、张云舫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时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的张开济,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师。这两座博物馆在同一个屋檐下,通过中庭连接。张开济为博物馆设计的西立面柱廊,高33m,宽逾100m,造型与中国古代的石牌坊相似,但更加挺拔通透。博物馆与人民大会堂以天安门广场中轴线左右对称,为了保持这种对称性,博物馆在设计上有意与人民大会堂相呼应:博物馆廊柱是海棠角方形,人民大会堂廊柱则是圆形;人民大会堂柱廊顶端是庄严的国徽,而博物馆在相应的位置是红旗与五星。张开济说,这组装饰“是画龙点睛之笔”。参观者拾级而上,抬头看见红旗与五星,仿佛走向一座胜利之门。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资料自BIAD档案
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立面构图手法力求吸取中外古今长处。建筑脱离了传统的营造法式但也含有中国形式。博物馆西立面中间是11开间的空廊,廊上饰五角红星和一组旗徽,是两个博物馆共用的大门。空廊的造型取意于中国古代的石牌坊,既宏伟壮观又挺拔空透。廊柱为带海棠角的方柱,不仅富有民族形式, 为建筑创造了完整的正立面,而且将广场空间引入内院,与对面人民大会堂的圆柱实廊相比,一虚一实,一方一圆,交相辉映。
博物馆外墙材料主要是斩假石,花岗石以及琉璃砖,斩假石是预制的,面积约40,000㎡,当时在国内也是史无前例的,加工过程中有一小部分产品色彩与规定不符,施工方拟弃而不用,但最后全部分散地用上去。在大片墙面上个别石块色泽微有深浅,反而增加了真实效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60577㎡
建筑类型:博览建筑
设计人:欧阳骖、吴国桢、阮绍先、黄守训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复兴路北侧1958年10月12日动工,1959年7月29日竣工,同年10月开始内部预展,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占地面积9.37万㎡,展览大楼建筑面积60557㎡,中央7层,两侧4层,展馆面积近5万㎡,主楼高94.7m,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藏有6000余件珍贵的文献、实物、照片、图表和模型。这里展示从古代战争经近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特点,是兵器纵览和兵器知识的总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资料自BIAD档案
军事博物馆外立面采取渐次升高的体形,外墙勒脚为花岗石、蘑菇石、假石墙面,所有入口均为花岗石,嵌有石刻旗帜花纹和带有勋章图案的柱头门罩,屋顶檐头饰黄色琉璃砖,建筑造型雄伟稳重。竖立在中央塔顶上的军徽是军事博物馆的主题标志。
博物馆采光主要是侧面光,窗子形式同一般窗子;沒有采用高窗或天窗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虑立面,同时展品布置也不方便。使用效果良好,当纱帘遮住窗子后,光线很匀。
全国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资料自北京档案馆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28820㎡
建筑类型:博览建筑
设计人:严星华
设计机构: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设计院
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全国农业展览馆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正式落成后,举办了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建国十周年全国农业成就展览,开创了京城近40年的展览历史。
全馆占地52公顷,拥有10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展览馆,建筑总面积达25000㎡;同时,有广场3个,总面积为40000㎡。如此大的展馆面积和广场面积为京城展览场馆之最,特别适宜举办含有大型机械的展览会。馆区树木成荫,繁花似锦,湖波荡漾,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曾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式大型展览馆。
展馆中心广场上二组花岗岩群雕,以林牧副渔和工农兵学商为主题,气势雄健,彼此相对,环绕中心喷泉形成欢腾快乐的壮丽图景。在中心广场与南北广场间以曲廊及方亭相连,四周加以丰茂的绿化,为观众提供颇具中国特色的休息场地。
北京火车站
//北京火车站 资料自北京档案馆
北京火车站是当时我国第一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铁路客运站。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89843㎡
建筑类型:交通建筑
设计人:陈登鳌 杨廷宝 戴念慈
设计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
//北京火车站 资料自北京档案馆
在1958年9月周恩来主持的一次讨论国家剧院设计方案的会议上,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吕正操提议建设一座新的火车站,作为首都的大门,以代替已十分破旧的前门火车站。这一提议最终在周恩来的批准之下立项并于1959年9月竣工,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跻身于“十大建筑”名录。北京火车站位于建国门内大街迤南,是全国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北京火车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站前广场面积4万㎡。1959年1月20日破土动工,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参与站舍大楼设计的有杨廷宝、陈登鏊、戴念慈等人。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北京站”站名。
建筑风格主要是探索和采用了民族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并能反映交通建筑的内部大空间,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首都大门。中央大厅与立面中心的三大琉璃拱窗及其左右的两座琉璃钟楼有机结合,同时塔楼与钟楼以琉璃女儿墙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立面主次分明,而且呈现出我国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新颖协调的艺术效果。北京火车站车站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大厅采取了当时较先进的预应力双曲扁壳屋盖,其预应力边缘构件的35m x 35m大扁壳和9m宽的出口大地道,为当时国内第一次成功施工。
北京工人体育场
//北京工体场 资料自BIAD档案
1958年9月5日,北京工体场项目被正式确定为首都工人阶级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工程。随即,建设者们用11个月零13天的时间将工体项目工程全部建设完成。1959年9月13日,一座巨大的椭圆型建筑,在当时北京东郊的一片大苇坑上拔地而起,成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能容纳7万观众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整个体育场为椭圆形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南北长282m,东西宽208m,有24个看台。工人体育场能够进入“十大建筑”也是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它是建国初期少有的几处能够承载万人狂欢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这里召开,此后有多次全国或国际性重大体育比赛都在这里举行。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87080㎡
建筑类型:体育建筑
设计人:欧阳骖、孙有明、杨伟成、黄守训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北京工体场 资料自BIAD档案
北京工体场立面为有韵律感的大玻璃窗和轻快有力的柱子,同时上挑下空形式避免了立面的单调感。颜色采用轻松明快的淡绿、乳白、浅沙等。场馆立面处理明快、大方、朴素,表现出我国青年体育事业的蓬勃焕发,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30770㎡
建筑类型:文化建筑
主要设计人:张镈、孙培尧、肖济元、苏纹、胡庆昌、张浩、那景成、王时煦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民族文化宫 资料自BIAD档案
民族文化宫位于复兴门内大街北侧,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民族文化宫建筑面积45058.8㎡,主楼13层,高67m,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1994年被北京市民选为50座“我最喜爱的民族风格建筑”之首;民族文化宫还作为新中国“第一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民族文化宫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上,被推选为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民族饭店
//民族饭店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34146㎡
建筑类型:酒店建筑
主要设计人:张镈、曹学文、沈清源、胡庆昌、那景成、王时煦
设计机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民族饭店 资料自BIAD档案
民族饭店于1959年建成,是我国第一座高层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筑。在建筑技术上是北京第一个采用预制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民族饭店是第一栋预制全装配结构、第一栋考虑抗震建筑、第一栋高层旅馆。民族饭店在国庆工程中开工最晚,但施工速度最快,开创了我国大型预制装配式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先河。
民族饭店建筑立面造型丰富,具有新的民族风格,外墙贴黄色面砖,首层为花岗石饰面,上部有粗壮的束腰线2层设有通长望柱栏杆式挑阳台,门廊两侧各有一幅镂空花饰的花隔扇窗,取之于中国古代园林墙壁上的装饰物“花窗”并赋予新的内容,其中8组题材反映工农各业的蓬勃发展表现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文化科学等事业形象。
民族饭店节点连接采用全干式节点,装配式框架结构外柱2层一根,整间密肋大楼板,接头焊接,从当时工地的照片以及图纸资料可以看出是在预制柱与梁的节口部位预埋了型钢作为结构传力构造节点。在建国初期就有这种“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干法连接的装配式建筑,说明当年新中国建筑一起步就已经具备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民族饭店和民族文化宫是两个位置临近、用途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独立建筑。它们的兴建集中体现了新中国建国以来建筑业的成就,是设计水平、技术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的结果。其不论造型设计和施工组织均特点鲜明,并确实地对改变首都的城市面貌,以至对之后城市建设的方展方向都发生了深远影响,在新中国建筑史上自有其地位。
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4.8万㎡
建筑类型:酒店建筑
主要设计人:张开济、陈蔚、刘有铳、胡邦定、朱幼麟、虞家锡、曾骥、潘家声等
设计单位: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古钓鱼台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当时这里位于京城的西北,名为鱼藻池水域面积很大。现代的国宾馆园区于1958年至1959年在古钓鱼台风景区基础上扩大修建,园区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万㎡,绿地面积25万㎡,湖水面积5.1万㎡。园内共有16栋别墅式接待楼和两个古建筑群。
钓鱼台国宾馆于1959年国庆前夕建成至今,已接待130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下榻。
华侨大厦
//华侨大厦 资料自BIAD档案
设计时间:1958年-1959年
建筑规模:1.3万㎡
建筑类型:酒店建筑
主要设计人:沈文瑛、叶平子
设计单位: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北京建院)
北京华侨大厦,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中规模最小的建筑。周恩来总理在解放初期向海外侨胞承诺,要在北京为侨胞建个家,后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倡议下建成。建筑面积13343㎡。华侨大厦建成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是全国各地来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的侨胞。
1988年原华侨大厦被拆除,1992年在原址上建成华侨大厦新楼。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小组通过反复研究讨论,认为阳台化饰处理比较简单外,其位置分布,都比较合适,协调,对整个外形增加了不少立体感。外檐色彩对比亦比较协调,深黄色面砖,黑白石子的檐口、腰线及阳台,粉色豆渣石勒脚墙面,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为了贯彻多快好省,尽量力求节约。门厅、餐厅为美术水磨石地面,柱身抹水泥刷油浆,采用了高极特制灯具。外檐部分除勒脚门头采用粉色豆渣石、墙面贴砌面砖外,其余檐口腰线、窗套部分均采用普通水泥的水刷石。
更多观点:
文字整理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党百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活动活动
目前为止,万人大会堂的规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民大会堂不仅规模大、功能复杂,而且建造时间紧,从方案敲定到开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开工到验收使用仅仅用了10个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大协作的体现。这是一个大协作的过程,多方专家参与。当时设计人员加班加点为施工创造条件。1959年3月初我们已经完成了钢结构部分的全部图纸,一共3600多张。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人民大会堂建设亲历者 李国胜
建筑和城市是大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科技文化实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以建筑的形式来突出表现,建筑就是一种载体。新中国有新中国的文化,当年的北京建院专家们提出,建筑形象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特点,建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必须在物质技术组成的形体上进行必要的艺术创造,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北京十大建筑在设计上、施工上都发挥了很大的创造性。在设计中不仅采取了很多新的设备技术,满足了各种特殊的使用要求,而且体型新颖,具有我国人民喜爱的新风格。在短短10个月左右时间,完成这样规模巨大而美观的建筑,的确是我国建筑史上一次空前的创举。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全胜
在十大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天安门广场规划,还是重要建筑的实施都离不开党中央的督导和指挥。建国10年建成的十大建筑,达到了专业技术的顶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为我们探索建筑服务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是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重要的里程碑。这十大建筑奠定了北京今天的城市基本格局。
过去的“十大建筑”,虽然处于一个经济和技术水平还很有限的年代,但是经过各级领导和建设者的努力,仍然可以创造出高水平的建筑作品。其中所显出来本土建筑师的能力,很值得我们今天的建筑师去效仿。我们正处于今天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我们通过回顾十大建筑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自信、科技创新,对今天的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
本文参考文献: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十大建筑的创作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
新中国的建筑文化从北京十大建筑开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
新中国建筑文化与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首席总建筑师 邵韦平
新中国十周年“十大建筑”的前世今生——世界建筑 专题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北京建院/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本文整理:吴吉明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城建委委员、北京工程师学会理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学术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