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个必须重视的天生感知能力!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首古诗用声音将环境衬托出幽静恬淡的境界,而这种声与美的世界,患有听力损失的人却难有机会得以感受。

和其他感知能力相比,听觉是我们一生中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听觉神经是早于视觉神经发育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能听到外面的世界。

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通常分为先天遗传、药物和后天环境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和发生率在1‰~3‰之间,为从源头预防新生儿听力损失,我国会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临床上常用耳声发射(OAE)和听脑干诱发电位(ABR)进行检测。

除了先天遗传、药物等因素外,后天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11亿12至35岁之间的人群,由于暴露在娱乐环境中的噪声,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的听力损失发病率也有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如何让我们的耳朵避免听力损失?
因为我们的耳朵对听力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佩戴耳机时要做到“两个60”,即:将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佩戴时长控制在60分钟之内。

另外,不要随意掏耳屎,通常控制在一月一次即可。耳屎又叫“耵聍”,它是由人体外耳道的皮肤脱屑沉积形成,它能够起到保护鼓膜和耳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耳朵中的耳毛会将耵聍自动清理出来。
看到这你是不是后悔掏了这么多年的耳朵呢?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让我们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主要参考来源:
http://www.nhc.gov.cn/interview/webcontroller.do?titleSeq=26421&gecstype=1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1&ar_id=91919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ongfys201311006
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documents/health-topics/deafness-and-hearing-loss/world-report-on-hearing/wrh-exec-summary-ch.pdf?sfvrsn=feb8d533_30&download=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