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建筑,唤醒乡村活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与科技成果展示,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事业,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科协频道、《科研成果与传播》杂志推出“科技引领 筑梦乡村”专栏,聚焦农业科技前沿,邀请各科研团队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最新行业科研动态以及他们的科研故事。

吴吉明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工程师学会理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首届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城建委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学术主管。
作为一名建筑师,吴吉明除了设计建筑,还喜欢旅行和摄影。作为国内第一代博客作家,他去过很多的地方。吴吉明喜欢用自己的镜头把乡村的美记录下来,并从中汲取灵感。

江南水乡 | 吴吉明摄
中国乡村传统的生存方式令人向往,绿意盈盈中,人们生活悠闲而自在。在吴吉明看来,乡村是孕育生命与希望的沃土,旅行中婺源严田的古樟树让他印象深刻,这棵大树如同阿凡达中的“生命之树”一般,不仅是村落的图腾象征,也是乡民们聚集与交流的地方。不同地域的乡村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乡村盛产稻米,漫山遍野的稻田成了这里最美丽的风景线。有些乡村则强调把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已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严田古樟 | 吴吉明摄
吴吉明希望乡村发展可以因地制宜,拥有更多符合时代性的乡村生活场景,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享受田野乡村悠闲生活的同时,激活相关产业,让乡村居民可以过上更体面、更有品质的生活。
从事建筑设计已有二十余年,吴吉明参与完成过不少大型地标项目,也完成过不少有特色的乡村设计。吴吉明认为,一个好的乡村设计不需要高级的建筑材料和繁琐的设计,但需要理解自然,并且能够很好地与自然和谐相生。
与自然和谐相生
“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平和与知足,这种精神不像西欧哥特式建筑那样直指苍天,而是怀抱大地自得其乐。”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这么描述中国建筑。
中国土房子至今还保留着一种更原始的形态,比如来自陕州的地坑院。一般来说,我们的建筑往往都是向上建造,而地坑院却是相反,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负建筑”,它向下建造,完美地融入大地。

陕州地坑院 | 土上建筑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因为这种形式早在6000年前中国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除此之外,地坑院的建造也是低碳建筑的典范。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地坑院的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只有现在传统建筑的3%~8%。
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有效调节也是生土建筑的诸多优点之一,它可以很好地平衡每天的温度,让室内达到一个非常舒适的条件。但生土建筑也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现在它的力学性能还有待提升,也就是说它并不结实,相对不抗震,也很难抵御近期这样极端气候所带来的威胁。所以这就需要建筑师用科学方法来改善,把不同的材料,化为一种更完整的、坚固的新个体。

传统生土材料研究 | 土上建筑
乡村开展设计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会接触到意见和想法都不同的人,其中的冲突与和谐令人印象深刻。土生土长的农民也可以是哲学家,农民出身的匠人张宝贵大叔的话也非常有哲理:“建筑是活的、有生命力的,它像庄稼一样从土里生长而来,细胞在分裂和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阻力,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变化,其中免不了转折起伏,妥协与包容中也可以感到很强的张力与生命力,这种张力和生命力是自然的与社会共存的。”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吴吉明看来,未来的乡村建设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相融与可持续的。当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的关注点开始从原来的“有没有”转为对绿色的生存环境的追求。
“局里·砖舍”民宿是吴吉明所在的北京建院针对京郊的一个定向扶贫项目。除了建造房子,设计团队还会教了百姓如何来自己打造、运营和维护它。“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是“授人以渔”——在专业的策划团队支持下,这里已打造出一种独特的乡村民宿新形态,如今这儿已经成了该区域的特色旅行目的地。

“局里·砖舍”民宿
吴吉明和他所在的机构参与过很多乡村的建设,可持续始终是团队考虑的重点。他们会思考如何将中国北方传统风貌在门头沟潭柘寺紫旸山庄再现,也会思考如何将荔波的薰衣草山庄与原生自然景观相融。吴吉明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让人们重新回到乡村,让乡村中的青山绿色可以成为乡民真正的金山银山。
畅想与建议
目前的乡村项目,因为其体量,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相关工作的开展仍然依靠相关设计人员的情怀。在如今疫情严格防控的大背景下,对于青年从业者来说,各种生存压力都显然易见,在畅谈“诗与远方”的同时,青年一代也还需要面对生活,因此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吴吉明希望可以乡村复兴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更多支持,也希望更多人了解设计与工程行业所从事的工作,让更多有志于乡村建设的青年人更多机会参与相关工作,发挥才智,为更多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对于乡村振兴,扶助措施应该是可持续的,而不是运动式的,希望未来中国乡村居民可以过上更体面、自信且有品质的生活。”吴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