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协频道
利用机器人做外科手术已日益普及,2019年,医生借助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从前列腺切除到心脏外科等各种外科手术120多万例。利用机器人做手术时,医生的双手不碰触患者。一旦切口位置被确定,装有照相机和其他外科工具的灵巧机械臂将实施切断、止血及缝合等动作,外科医生只需要坐在手术室的控制台上,观测和指导机械臂工作就行了。
手术机器人究竟有哪些优点呢?通常,实施开放式外科手术创口大,甚至需要输血,容易带来传染疾病等危险,而机器人做手术出血却很少。其次,普通开放式外科手术,患者则需2天至3天才可出院,6周后才恢复正常活动。而用机器人做手术后的患者通常1天即可出院,1周后便可正常活动。
清华大学王广志教授实验室主要做的是智能外科手术器械的研究,在手术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引导治疗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其中王教授及团队的手术机器人与手术导航系统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取得了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了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王广志教授表示,我国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很多医疗设备和方法其实都是从发达国家传过来的,因此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有责任去发展更多新技术,希望通过实验室的相关工作来促进国家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发展。医生也可以拥有更好的工具,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手术机器人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它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入选2020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的王广志教授,对相关问题作出了简明扼要的回答。干货满满,不要错过哦!
-01-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是此次报告会的承办方,您作为学会副理事长能否谈谈办会的初衷?又是如何组织和开展的?
-02-除了在学会的身份,您同时也是一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能否给我们介绍下您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03-“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系列报告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场,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已承办两届,能否谈谈您的感受?
王广志
清华大学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医疗仪器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导航与计算机辅助手术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0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走进三城一区系列报告会——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坛之怀柔科学城专场,旨在加强高关注度学术成果的深入交流,发挥北京科技交流主平台作用,复工达产,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为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
“科协频道”微博对报告会进行了全程直播,
共有23.6万人次观看并积极讨论。
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观看活动回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