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型基础测绘与智慧资源网络研讨会;热化学转化非粮生物质制备生物燃料;“双碳”战略下的膜科技创新
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协频道隆重推出“首都学术活动”专栏,拟发布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期间,市科协、全国学会和市属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在京举办的部分重要学术活动,旨在展现科技工作者风采、推进学术交流合作与知识传播,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本期梳理了7月12日—16日待开展的部分学术活动,让我们一起探索科学奥妙,领略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的风采!

01
中国测绘学会、广东测绘学会等
主题:2022年新型基础测绘与智慧资源网络研讨会
时间:7月12日(星期二)09:00
内容:当前,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开展。加快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智能化转型,是基础测绘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是测绘地理信息主动融入国民经济建设、融入数字政府构建、融入自然资源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能力的必然要求。研讨会将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型基础测绘和智慧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向、重要任务及技术路线,解读国家政策,分析行业趋势,畅谈融合创新,交流实践经验。
直播平台:扫描二维码进行报名

02
北京眼科学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题:人民卫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从基础到临床系列课程(13)
时间:7月12日(星期二)19:00—21:00
嘉宾:侯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苗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
报名平台: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

03
中国煤炭学会等
主题:松软低透煤层注气强化瓦斯抽采理论与模拟研究
时间:7月13日(星期三)09:00—11:00
内容:在高瓦斯低透气性松软煤层中实施水力化增透措施极易出现塌孔现象,导致钻孔成孔率低,瓦斯抽采效果不佳。基于此,研究松软低透煤层多元吸附特征及渗透率演化规律,构建煤层弹性变形区域和塑性损伤区域的渗透率模型,建立煤层注气强化瓦斯抽采的热流固多场耦合模型,实现了对煤层注气强化瓦斯抽采全过程的动态反演,深化对其多场多相耦合作用机制的认识,进而优化钻孔布置、注气组分、注气压力等关键技术参数,为类似条件的松软低透煤层瓦斯抽采提供指导。
嘉宾:范超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直播平台:腾讯会议ID:755 813 025
04
中国能源学会、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中能科讯
主题:热化学转化非粮生物质制备生物燃料
时间:7月14日(星期四)15:00
内容: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发展生物质能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因化石类燃料使用所造成的雾霾天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目前“人车争粮”的产业模式、高成本的生物质原料及其转化技术仍是制约生物质基燃料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筛选质优价廉的非粮生物质原料及其高效、科学的转换技术是实现生物质基燃料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嘉宾:段培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直播平台: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

05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气象学会等
主题:Improv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s in the WRF 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ing
时间:7月15日(星期五)10:00—11:30
嘉宾:陈飞(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究员)
直播平台:腾讯会议ID:223 622 732
06
北京膜学会
主题:“双碳”战略下的膜科技创新
时间:7月16日(星期六)9:00—11:00
内容: 膜分离技术作为高效节能的共性关键技术,为推进零碳能源重构、低碳流程再造、非二气体减排、负碳体系构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坚实技术支撑。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对膜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北京膜学会汇集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举办2022年度膜技术专家讲堂(线上),旨在围绕膜科学技术服务“双碳”战略的创新进展及面临的关键科技难题展开研讨,为我国分离膜科技进步与碳减排目标实现,提供智力支撑。
嘉宾:王海辉(清华大学教授)、汪勇(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直播平台:腾讯会议ID:648 237 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