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发布,揭示中国开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专题论坛“数字化基层治理论坛”上,“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北京长风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北京开源创新委员会共同发布《2022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澎在发布蓝皮书时表示,这是在2021年版本基础上,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牵头,联合中国开发者网络(CSDN)、北京开源创新委员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等85家企业及行业机构、120多位开源专家和志愿者共同协作编撰完成。
为完整呈现2022中国开源产业生态全貌,《2022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从9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开源基本概念、开源开发者现状、开源项目现状、开源社区现状、开源组织及开源生态现状、开源教育现状、开源商业现状、开源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开源贡献。

2022年中国开源发展现状
过去三十年,开源以“开放、共享、协同+商业模式”的新型生产方式,以“自由”的传播形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中国开源的发展速度全球最快,其局部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也较为明显。
蓝皮书显示,中国开源最大的活力来源于数千万开发者。据国内最大的开发者社区CSDN统计,中国开发者用户注册数超3500万,2021年增长超700万;中国开发者用户中,超过94%正在使用开源,42%参与过开源项目。
根据开源社区Gitee统计,2021年Gitee新增用户数超过180万,累计超过800万。
GitHub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开发者数量相较前一年增长103万,增幅为48%,已增至755万,排名全球第二,并贡献了550万个项目。同样,来自CNCF的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2月,CNCF超过20%的开源项目来自中国,中国开发者的贡献度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二。
2022年,中国开源项目高速发展,技术与产业协同共进。中国开源操作系统正努力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尤其是运行在手机、嵌入式设备以及自动驾驶方向的操作系统研发,已形成新的产业热点。在数据库领域,开源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和潮流。中国主导的开源数据库排名TOP5的分别是:PingCAP公司的TiDB、百度的Apache Doris、涛思数据的TDengine、悦数科技的Nebula Graph以及鼎石科技的StarRocks。
同时,开源社区正在崛起,但运营和治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开源组织及生态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开源组织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开源教育由来已久,开源开放、共享的特性与教育的目标和特征不谋而合。在商业方面,开源项目和开源企业已经成为被资本市场追捧的投资热点领域。
中国开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蓝皮书指出,中国开源发展的三大机遇分别是产业链优势、传统行业业务和开源与各技术领域深度融合。
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是开源发展的历史机遇。极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全球开源项目进入中国市场;大量以开源为基础的初创公司涌现,国内大型企业将产品陆续开源;中国具备全球完善的电子工业产业链,许多开源技术在中国市场找到载体落地。
传统行业积极拥抱开源、引入开源软件,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开源的开放式协作特点使开发流程更敏捷、业务需求和变化快速响应,能提升企业业务竞争力,驱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的增长机遇。
开源与各技术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机遇尤为显著。在数据库领域,中国在分布式、实时数仓等方向的开源产品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优秀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已经是技术创新与开源落地的主要方向。在物联网领域,开源在智能网联汽车中表现出的应用机遇尤为显著,汽车软件会变成一个由开源和专有组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元宇宙领域,开源世界是建立元宇宙的首选之地,也是元宇宙成为公共可信生存空间的必然前提。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蓝皮书显示,中国开源发展的挑战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技术风险长期存在,法律风险日益突出,可持续维护面临挑战,以及人才问题。
开源的技术风险长期存在。开源软件漏洞数量保持高位,且影响范围巨大,同时需要探索如何确保上游组件的快速修复、大规模、全覆盖地推送到下游依赖环节。
开源的法律风险日益突出。开源代码有时候会渗透到其他代码中,或者其他代码渗透到开源代码中。根据不同的开源许可,则有可能不得不向整个社区公开原本不想公开的代码。
开源供应链日趋庞杂,关键开源组件的可持续维护面临挑战。国际局势动荡,凸显开源组织(如基金会)、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属于商业公司所有)都会受到属地出口管制政策的制约。
开源的人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才供需对接的效率低;高技能人才匮乏,顶尖开源人才难寻;企业对开源人才的培养成本投入少,开源人才留存困难。
中国开源发展建议
基于中国开源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蓝皮书给中国开源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一是加强重点开源人才培养,推动开源教育和价值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强开源开发者人才的培养,加强国际顶级开源人才交流,推动中国开源人才高地建设。推动开源成果在高校及业界的课程与认证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计划,培养开源创新人才,支撑开源软件形成可持续发展生态。
二是推动开源开发者及社区建设,强大开源基础动力。鼓励开发者和开发者社区普及开源文化、倡导开源精神,参与开源、贡献开源。建好开发者社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开源基金会等开源组织,提高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的治理和运营能力。
三是大力扶持优秀开源项目,推动开源商业化及生态发展。针对国际基金会顶级开源项目,建立社区反馈和联动机制;建立开源生态,重点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探索开源发展;在热门融资赛道,如云原生、人工智能、数据技术、物联网、元宇宙等领域,与传统行业及数字化应用相结合,打造出稳定的商业化路径。
四是加强行业标准与规范,解决安全隐患与供应链风险。培养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人才,建设开源供应链安全运维团队,建立关键供应链时所涉及的各行业及企业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维护团队。建立开源供应链安全实验室,构建开源供应链安全评估体系。
最后,蓝皮书指出,几乎每一家大型科技企业都是基于开源软件建立起来的,开源市场及其可能性远远超过我们过去的认知。中国开源必须坚持战略定力,坚守战略耐心,坚持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创新,坚持与西方真正开源的机构或同仁合作,以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变“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