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受关注学术成果 | 带你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

图片源于网络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药物绝大多数与中药有关,自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更是激发了国人的科研热情和对中医药的认可。
用药安全
化学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是比较清晰的,但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因此暂时还无法了解中药成分进入人体内后的浓度情况。而浓度对于药物发挥药效至关重要,因此为了弄清楚服用中药后不同的药效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情况,建立了体内代谢的方法,与药物在临床的疗效结合起来。中药的体内代谢研究,就是为了明确临床上怎么用中药,如服用中药的剂量、次数等,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
中药来自于天然,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它们的质量,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化学分析、生物分析,来保证批次与批次之间的一致性,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药物的稳定性。
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
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前期工作是把中药里有用的成分找出来,以及大量制备相关化合物,而这些可以利用生物合成实现。
生物合成是如何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通过酶的催化合成出来的呢?近年来,人们在甘草等中药里面发现很多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比如糖基转移酶。中药里的活性成分,高效地在人体内被合成出来,未来如果能把这些酶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体系中,通过发酵的方法来扩大生产,有可能实现中药药效成分的制备,从而解决中药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也能缓解中药资源大规模采伐所导致的生态问题。
想了解更多中药有关知识吗?中药成分在体内是如何被吸收,又是如何代谢的呢?2020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走进校园活动暨生物医药论文报告会的交流嘉宾叶敏教授,对相关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答,一起来看看吧!
1.在中药成分分析与代谢的研究中,您与团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2.中药成分分析与代谢研究对于药材质量控制有哪些重要意义?
3.体内代谢研究目前还存在哪些亟待克服的技术难关?介绍一下您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叶敏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
研究方向:生药学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0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走进校园活动暨生物医药论文报告会,旨在加强高关注度学术成果的深入交流,发挥北京科技交流主平台作用,复工达产,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为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
“科协频道”微博对报告会进行了全程直播,
共有25.7万人次观看并积极讨论。
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观看活动回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