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语健康 | 中青年,猝死离你有多远?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中青年人,如果你每天都在加班、熬夜,疲惫得一塌糊涂,那么接下来的话题与你有关。
众所周知,2019年年底,35岁的知名演艺人士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猝死,众人无不为之惋惜。医者不自医,医生频繁被曝发生猝死,而且多数发生在连续超负荷工作之后。我们的抗疫英雄张静静在即将见到家人的前一秒发生猝死,多么令人悲伤的结局!猝死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好像离我们很近,那么,如果你是中青年人,你是否该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生猝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猝死(sudden death,SD)是指明显健康者症状发生后1小时(如果没有目击者,可延长至1天[1])内非创伤性意外致死。有研究[2]显示,我国发生猝死的性别比例为男∶女=2.63∶1,平均年龄41.60岁,主要诱因为情绪激动(占比为25.66%)、劳累(占比为24.53%),主要原因为心源性,31-63岁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年龄段。
中青年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你离这些原因有多远呢?

第一种原因可能常常起源于普通的感冒,那就是病毒性心肌炎。感冒后,如果没有注意休息或及时治疗,病毒可能会侵犯心肌,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带病毒的心肌细胞,从而造成严重的心肌损伤。中青年人的免疫系统较为强大,因此更容易中招。
第二种原因为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使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迅速下降,导致恶性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中青年人是家庭的支柱、社会的中流,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而各个方面的压力却与日俱增,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殊不知,风险也就存在其中。
第三种原因为各种心脏疾患,包括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加之中青年人压力大,往往采用暴饮暴食的方式缓解压力,在关注股市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血脂、血压更值得关注。
注意事项
基于上述原因,为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让你尽可能远离猝死:
一、出现感冒症状后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可能是心肌受损的征兆,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二、学会正确地减压。可以看看书、听听歌、散散步,或者找别人倾诉一下,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避免加班熬夜。
三、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定期体检。如患有心脏疾患,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并请专业人士进行心脏康复指导。
四、保持低猝死风险的生活方式。一项前瞻性研究[5]表明,不吸烟、体质量指数小于25kg/m2、每天活动锻炼在30分钟或以上,多吃水果、蔬菜、坚果、豆类、全谷物、鱼类的人群发生猝死的风险比较低。
参考文献:
[1]PRIORI S G, BLOMSTROM-LUNDQVIST C, MAZZANTI A, et al.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Endorsed by: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rdiology (AEPC) EJ3. Eur Heart J, 2015, 36(41):2793—2867.
[2]赵智梅,陈晓松,杨仪君, 等.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2):158-163.
[3]韩国鑫,李朔朔,朱海燕.慢性疲劳应激与青年人心源性猝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4):465-467.
[4]马国平,智亚欣,秦利强, 等.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及辨识[J].医学与哲学,2016,37(14):19-23.
[5]CHIUVE S E, FUNG T T, REXRODE K M, et al.Adherence to alow-risk,healthy lifestyle an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mong women[J]. JAMA, 2011, 306(1): 62-69.
本文出自“科学健康人”项目
文章来源:北京护理学会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