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语健康 | 正确认识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此病可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故应予重视。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还包括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
每当气温骤然变化或季节转换,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慢性扁桃体炎就会急性发作。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咽痛、发热;此外,还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伴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无特殊,建议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方法。
由于扁桃体炎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因此加强锻炼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对于易感人群,到了春秋季节,注意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匀。
慢性扁桃体炎不但可以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导致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还可能引起肾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
急性扁桃体炎多次反复发作,每年3次或以上,应在急性炎症消退2~3周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很多人都会担心,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力会下降,以后会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腭扁桃体是咽部的淋巴组织,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对上下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扁桃体的这种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降低,甚至消退。人在5岁后,扁桃腺的免疫功能已基本被其他器官所取代。另外,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扁桃体纤维化,此时的扁桃体不仅已失去了防卫功能,而且细菌会在扁桃体隐窝内繁殖,此时的扁桃体不但没有免疫功能,反而会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此,还是切除更为安全。